China-EMU努力收录更准确的中国动车组参数,高速铁路/城际铁路/城市轨道交通数据,但本站不是中国铁路官网,也不是中国中车公司官网,也不是地铁官网。历经多年的发展,中国动车组列车已经拥有很完备的产品系列,那么动车组都有哪些型号呢?和谐号目前有CRH1、CRH2、CRH3、CRH5、CRH380A、CRH380B、CRH380C、CRH380D,复兴号目前有CR400AF智能、CR400BF智能、CR400AF、CR400BF、CR300AF、CR300BF、CR200J-A、CR200J-B、CR200J-C、CR200J-D、CR200JS-G,城际市域动车组有CRH6A、CRH6F,没有CRH6S,还有CJ2、CJ3、CJ5、CJ6等,同时还有NDJ3。地铁列车也是动车组哦。高铁和动车都有哪些区别?它们是完全不一样的。中国动车组,动车组参数,中国高铁,中国高速铁路,城际铁路,城市轨道交通,复兴号,和谐号,动车组技术,不是中国铁路官网,不是中国中车官网,CR400,CR300,CR200,CR450,CRH380,CRH,Cinova,China-EMU,ChinaEMU,高铁类型,高铁都有哪些型号,高铁都有那些型号,动车组都有哪些型号,中国都有哪些动车组,动车和高铁,中国动车组的动车组参数,中国动车组大全,中国动车组所有型号,中国动车组列表,中国动车组发展史,中国动车组发展历程,本页面是
动车组
线路
旅程
话题
图 / 秦浩博

CR450BF(样车)

2024年12月问世 共1组

主页
动车组列车
CR450BF系列
系列详情
CR450BF(样车)

2024年11月下旬,历经三年的研制,CR450BF样车正式下线,进入动态调试阶段。2024年12月25日,CR450BF启程前往环行铁道进行试验。

2024年12月29日,CR450动车组样车在北京正式发布。这标志着“CR450科技创新工程”取得重大突破。

图 / 秦浩博
外观
CR450BF内饰全览
到bilibli查看 这是真正的CRH6041 / 2024年12月31日
彰显CR450的独特魅力
到bilibli查看 这是真正的CRH6041 / 2024年12月30日
技术参数
速度
400 km/h
设计速度
400 km/h
运营速度
外观
4M4T
编组
211.4 m
全长
3360 mm
宽度
3850 mm
车体高度
28750 mm
头车长度
25650 mm
中间车车钩中心距
25000 mm
中间车车体长度
17800 mm
转向架中心距
1000 mm
车钩中心高度
935 mm
中间车钩高度
14.5 t
自重轴重
16 t
最大轴重
动力
性能
-40~40
工作温度
控制
列控系统
ETB
列车网络
更多
停放制动
22.5 ~ 29 kV
正常运行网压
DC110 V
蓄电池电压
3NAC380V
外接电源电压
服务设施
Air Condition
空调
AC 220v
电源插座
USB
充电插座
餐吧
餐饮服务场所
热饮用水
电茶炉
卫生间
座便/蹲便
残障人士友好
无障碍设施
婴儿友好
婴儿护理设施
更多内饰与细节
编组与席位
8
全列编组

552
全列定员
01车 Tc ZYS (24+6)
02车 M ZES (81+4)
03车 Tp ZE (90)
   04车 M ZE (80)
05车 M ZEC (63)
06车 Tp ZE (90)
07车 M ZES (78+2)
08车 Tc ZYS (28+6)
席位及数量
6
商务座
china-emu.cn
6
商务座
china-emu.cn
6
包厢特等座
china-emu.cn
24
优选一等座
china-emu.cn
28
一等座
china-emu.cn
482
二等座
china-emu.cn
厂商及批次
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
1组 CR450BF-0501
2024年12月出厂 
示意图为自动生成,仅供参考。
* M:动车;Mc:动车,控制车;Mp:动车带受电弓;T:拖车;Tc:拖车,控制车;Tp:拖车带受电弓
* ZE:二等座车;ZY:一等座车;ZS:商务座车;ZET:二等/特等座车;ZES:二等/商务座车;ZYT:一等/特等座车;ZYS:一等/商务座车;ZEC:二等座车/餐车;WR:软卧车;WE:二等卧车;WY:一等卧车;WG:高级软卧车;WRC:软卧车/餐车;CA:餐车
进行学术研究建议查阅原文内容。 查看全部…

主要参考文献

[1] 刘超,赵文学,范军,等.涡流制动装置在动车组转向架的安装方案研究[J/OL].机车电传动,1-9[2025-06-07].https://doi.org/10.13890/j.issn.1000-128X.2025.02.106.
[2]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,中南大学.一种转向架区域关键构型减阻设计方法:202411706511.5[P].2025-03-11.
[3] 全国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278).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 网络时间同步技术要求:GB/T 45308-2025[S].中国标准出版社,2025.
[4] 秦树增,杨轶轩,杨世武.基于CR450动车组的牵引回流动态分布及谐波特性研究[J].中国铁路,2025,(02):64-70.
[5] 马瑶,滕万秀,余以正,等.400km/h动车组隧道交会压力波与气动特性仿真分析[J].兰州交通大学学报,2025,44(01):121-128+136.
[6] 杜红强,张立虎,杨艺林,等.400km高速动车组列车用TC4钛合金转向架模锻件研发[J].锻造与冲压,2024,(23):40-43.
[7] 任坤华,黄双超,耿辰,等.高速轮轨动态大蠕滑黏着行为试验初探[J/OL].摩擦学学报,1-21[2025-01-01].http://kns.cnki.net/kcms/detail/62.1095.O4.20241126.1349.004.html.
[8] 刘兰华,李志强,周铁军,等.中国高速铁路噪声控制研究进展[J].科技导报,2024,42(20):60-69.
[9] 郭翰飞,程思源,刘晓雪,等.450 km/h速度下某高速动车组构架随机振动特性研究[J].铁道机车与动车,2024,(10):1-5.
[10] 熊小慧,袁昊,陈光,等.升力翼对400km/h高速列车明线交会气动特性影响研究[J/OL].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,1-12[2025-01-04].https://doi.org/10.19713/j.cnki.43-1423/u.T20241097.
[11] 张博宁,王勇.高速动车组蛇行失稳频率研究[J].机械制造与自动化,2024,53(04):58-62.
[12]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.CR450高铁列车前端骨架制造用组合装置及制造方法:202410711215.8[P].2024-08-06.
[13] 谢新雨,盖杰,马瑶,等.时速400 km高速列车通过隧道诱发车体横向振动的气动机制研究[J].隧道建设(中英文),2024,44(07):1477-1490.
[14] 李念勋,李田,戴志远,等.流线型车头长度对400 km/h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(英文)[J].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-Science A(Applied Physics & Engineering),2024,25(07):525-541.
[15] 侯文斌,孙琦,张昭,等.400km/h高速列车头型对隧道初始压缩波影响初探[J].兰州交通大学学报,2024,43(03):78-85.
[16] 杨悦,肖守讷,刘春艳,等.车身高度对高速动车组轻量化车体结构模态影响分析[J/OL].铁道标准设计:1-9[2024-05-01].
[17] 郑婷婷.1700 V精细沟槽栅IGBT器件设计[J].半导体技术,2024,49(04):310-315+329.
[18] 段耀凯,杨晨,张玉梅,等.速度400 km/h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技术研究[J].铁道机车车辆,2024,44(01):33-40.
[19] 尹晓亮,范军,杨集友,等.基于复杂振动载荷的高速列车齿轮箱体强度分析[J].大连交通大学学报,2024,45(01):45-49.
[20] 熊小慧,张朵朵,耿语堂,等.400 km/h高速列车过隧道时列车风特性研究[J].中国安全科学学报,2024,34(01):106-115.
[21] 张宗发,肖新标,韩健,等.400 km/h高速列车车下带格栅裙板区域气动噪声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[J].实验流体力学,2024,38(01):79-90.
[22] 侯文斌,马瑶,谢新雨,等.不同车高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对隧道初始压缩波的影响特征[J].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,2023,46(05):20-26.
[23] 臧传臻.时速400 km高铁最小曲线半径地段列车动力学性能研究[J].铁道勘察,2023,49(05):102-108.
[24] 张洁,黄天祥,盖杰,等.高速列车尾车垂向偏置对列车气动性能影响[J].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,2024,21(02):465-475.
[25] 武涛,吴安伟,李博文等.时速400 km高速动车齿轮箱润滑分析[J].机械设计,2021,38(03):96-103.
[26] 李国顺,郭力荣,陈璨,等.高速动车组轻量化技术与应用研究[J].铁道车辆,2022,60(06):10-14+24.
[27] 陆意斌,王田天,张雷,等. 时速400km不同编组列车通过隧道时的气动载荷[J]. 中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22,53(5):1855-1866.
[28] 王锋.打造性能更优新一代CR450高速动车组助推中国高铁事业“十四五”更大发展[J].城市轨道交通研究,2022,25(02):10+144-145.
[29] 孙林林,崔树坤,闫子权等.京沪高速铁路提速至400 km/h曲线超高适应性研究[J].铁道建筑,2021,61(11).
[30] 邵林,杨欣,郭奇宗,宋博洋.时速400公里动车组紧急制动距离标准设计研究[J].铁道机车车辆,2021,41(05):144-148.
[31] 黄志辉,胡飞飞,李国栋,周殿买.400 km·h~(-1)变轨距动车组转向架关键技术综述[J].交通运输工程学报,2021,21(01):358-368.
[32] 时瑾,孙征南,孙宪夫,等.现行350 km/h高铁线路技术条件运营400 km/h高速列车适应性研究[J].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,2020,17(09):2171-2180.
[33] 贾喜勤,许勇,李广,等.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永磁牵引电机研制[J].电机与控制应用,2020,47(09):51-55+96.
[34] 邹档兵,刘大,丁懿.基于永磁电机的高速动车组牵引变流器的研制[J].机车电传动,2020(02):43-47.
[35] 戴晓超,张英波,王泽飞,等.400 km/h高速列车轴箱体有限元仿真[J].电焊机,2020,50(01):97-101+128-129.
[36] 张雅静,汪涛,徐庆标.基于ITCS的CTCS-4级列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[J].铁道通信信号,2018,54(07):61-65.
[37] 孙剑方.时速400公里动车组的牵引系统主要顶层技术指标研究[J].中国铁道科学,2017,38(05):70-77.

其他相关文献

[38] 槐孝纪,程路明,黄鹏程,等.高效能永磁牵引电机新型电磁材料的应用研究[J].电机技术,2025,(02):29-32+37.
[39] 全国轨道交通电气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278).轨道交通电子设备 列车通信网络(TCN) 第4-1部分:基于绞线式列车总线(WTB)的列车通信网络试验方法:GB/T 28029.13-2025[S].中国标准出版社,2025.
[40] 李秋泽,单巍,张英春等.中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技术发展及展望[J].机车电传动,2023(02):14-35.
[41] 刘翰林,杨志刚,吴雨薇,等.250~400 km/h高速列车气动声学性能的仿真研究[J].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,2023,20(09):3242-3250.
[42] 罗春晓.中国高铁动车组巡览[M].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,2022.
[43] 张洁,ADAMU Abdulmalik,苏新超等.转向架区域简化对高速列车气动性能的影响(英文)[J].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,2022,29(05):1717-1734.
[44] 任尊松,赵宇嘉,李玉怡,等.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牵引制动载荷及损伤特征研究[J].机械工程学报,2022,58(12):151-158.
[45] 丁叁叁,陈大伟,刘加利.中国高速列车研发与展望[J].力学学报,2021,53(01):35-50.
[46] 李和平,严霄蕙.70年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(续)[J].铁道机车车辆,2019,39(06):16-31.
[47] 李田,秦登,邹栋等.高速受电弓开闭口运行气动特性及对比研究[J].机械工程学报,2020,56(04):177-184.
[48] 李和平,严霄蕙.70年来我国铁路机车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历程[J].铁道机车车辆,2019,39(05):25-35.
[49] 孙中央.列车牵引计算实用教程[M].北京:中国铁道出版社,2019.
[50] 唐明赞,熊小慧,钟睦等.高速列车外风挡安装间距对风挡气动特性的影响[J].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,2019,16(04):850-859.
[51] 罗一童.中国火车大图集[M].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,2019
[52] 冯江华.轨道交通永磁电机牵引系统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[J].机车电传动,2018(06):9-17.
[53]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.TB/T 1407.1-2018.
[54] 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机务部.铁路机车概要——交流传动内燃、电力机车[M].北京:中国铁道出版社,2017.
[55] 梁炜昭,黄孝亮,尚红霞.动车组构造[M].北京: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,2017.
[56] 黄成荣.机车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[D].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,2015.
[57] 中国铁路总公司.动车组闸片暂行技术条件:TJ/CL 307—2014[S].2014.
[58] 中国铁路总公司.动车组制动盘暂行技术条件:TJ/CL 310—2014[S].2014.
[59] 于梦阁,张继业,张卫华.横风下高速列车流线型头型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[J].机械工程学报,2014,50(24):122-129.
[60] 鲍维千,机车总体与转向架[M].北京:中国铁道出版社,2010.

简要说明:
本站并非CR或者CRRC官网,内容不代表官方,不会严格执行官方命名方式/分类等,若与官方不一致,不属于错误。本站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,亦无法保证数据的时效性。本站所有动车组萌化头像均获得著作权,未经授权不得进行未署名的转发或进行二次创作。本站目前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图片、视频投稿。不得将本站内容以截图、录屏等形式用于包括但不限于抖音、快手、西瓜视频、头条等视频创作。更多内容参见关于本站

一点点不一样的

在下面可以看到更多内容…

本站已运行4011天。

用脚步丈量每一寸轨道,
用心灵享受每一段旅程

列车开往的方向并不重要,
重要的是窗外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。
处在嘈杂的动态中,
却是静而细腻的心思。

慧伊创新 © 2014-2025